廣州振宇超大孔徑鑿巖潛孔錘科技分享‖創六項世界第一!到底有多牛?
發布時間:2021-06-16 18:26:43 瀏覽:552次
振宇鑿巖潛孔錘 廣州振宇潛孔錘入巖技術 前天
海南中巖建設有限公司資訊
收錄于話題
#樁基2
#施工2
#鑿巖潛孔錘

5月31日,全球大壩“家族”再添新成員,目前世界上在建規模最大的水電工程——白鶴灘水電站工程大壩全線澆筑到頂,大壩各項技術指標均滿足設計高質量要求,標志著我國300米級特高拱壩建造技術實現世界引領。大壩是水電站樞紐工程的核心建筑物,承擔著擋水與泄洪的重要任務。白鶴灘水電站大壩于2017年4月開始澆筑,經過近50個月的建設,實現全線澆筑到頂。白鶴灘大壩為混凝土雙曲拱壩,最大壩高289米,相當于100層樓高,壩頂弧長709米,壩頂寬度14米,共計31個壩段。大壩主體混凝土澆筑總方量達800萬立方米,“體積”超過3個胡夫金字塔,開始澆筑以來沒有產生過一條溫度裂縫,標志著中國已完全掌握大體積混凝土溫控防裂關鍵技術。壩身布置有6個導流底孔、7個泄洪深孔和6個泄洪表孔,最大泄洪能力達30098立方米每秒,用8分鐘就能裝滿一個西湖。白鶴灘大壩布置了7臺平移式纜機,為世界最大纜機群,每臺纜機額定吊重30噸,用9立方米的吊罐進行混凝土垂直運輸。

白鶴灘水電站攻克了柱狀節理玄武巖作為特高拱壩壩基的世界級難題。中國電建針對柱狀節理玄武巖特性,開展世界首次系統性研究。創新性提出“適當擴大拱壩底部尺寸形成擴大基礎,設墊座以改善地形,優化拱壩體形,并在開挖最后階段預留5米保護層,采取預先錨固、灌漿等手段多管齊下”的壩基處理方案。首次全壩使用低熱水泥,創新實施百米門槽一期直埋,開展了智能建造,掌握了300米級特高拱壩溫度控制核心技術,開啟了世界水電工程新紀元,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引領世界水電創新發展。白鶴灘大壩全線澆筑到頂,宣告大壩工程建設按預定計劃成功建成,標志著大壩已經具備設計的擋水和防洪度汛功能;同時宣告白鶴灘水電站主體工程土建基本完工,標志著白鶴灘樞紐工程建設完全滿足總進度要求,為全面建成精品工程和7月1日前實現首批機組投產發電奠定了堅實基礎。白鶴灘水電站是目前在建規模世界第一的巨型水電工程,是金沙江下游四個水電梯級——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中的第二個梯級。白鶴灘水電站開發任務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攔沙、航運等,并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它是繼三峽工程開啟中國水電恢弘篇章之后的又一標志性工程,是中國水電引領全球的又一張“國家名片”,是我國“十四五”開局之年投產發電的超級工程,是我國“西電東送”骨干電源,也是長江流域防洪體系重要組成部分,在水電工程建設史上,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式意義。白鶴灘水電站位于云南省巧家縣和四川省寧南縣交界處的金沙江干流之上,裝機總容量1600萬千瓦,位居全球第二;共設計安裝16臺單機容量為100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是全球單機容量最大的水電機組,均由我國自主研制。按照計劃,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將于2021年7月前投產發電。全部機組投產后,白鶴灘水電站年均發電量可達620多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968萬噸,相當于少建近7座年產400萬噸的大型煤礦。白鶴灘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600萬千瓦,在建設過程中六項技術指標位列世界第一:
▲2017年4月12日, 白鶴灘水電站大壩首倉混凝土澆筑 ▲2018年8月4日,白鶴灘水電站大壩首個壩段澆筑過百米 ▲2019年4月1日,白鶴灘水電站大壩鉆孔取芯質量檢查,取出世界最長的常態混凝土芯樣 ▲2019年10月15日,白鶴灘水電站大壩首個泄洪深孔成功澆筑到頂,順利實現百日過深孔的目標 ▲2019年12月31日,白鶴灘水電站工程全年大壩累計澆筑混凝土突破270萬立方米,創下世界紀錄 ▲2020年6月6日,白鶴灘水電站大壩基坑進水,大壩具備擋水度汛條件 ▲2020年9月15日,白鶴灘水電站大壩導流底孔過流 ▲2020年11月26日,白鶴灘水電站大壩首批壩段澆筑到頂 ▲2021年4月6日,白鶴灘水電站大壩導流底孔下閘。白鶴灘水電站工程開始蓄水▲2021年5月1日,白鶴灘水電站大壩泄洪深孔開始過流▲2021年5月31日,白鶴灘水電站大壩全線澆筑到頂

